公司新聞
[點擊量:2742][來源:]
2013-06-29
同步電機之相關材料的磁性與分類
一、磁性的來源
原子的電子結構是材料磁性的基礎。在原子內部,電子除了繞原子核公轉外,還繞自身的軸線自轉(即自旋)。電子繞原子核作軌道運動時,形成一環(huán)形電流,產生一磁矩,稱為電子的軌道磁矩,如圖2一1 ( a)所示。
電子自旋產生自旋磁矩,如圖2一1 ( b)所示。原子核自旋也產生自旋磁矩,如圖2一1 ( c)所示,但由于其質量大,運動速度慢,只是電子自旋速度的幾千分之一,其磁矩與電子自旋磁矩相比可以忽略。因此,原子磁矩就等于原子核外所有電子的自旋磁矩和軌道磁矩之和。從圖2一1 ( b)可以看出,電子的自轉方向有逆時針和順時針兩種,所產生的磁矩方向相反,有正反兩種方向。在一些物質中,產生正、反磁矩的電子數(shù)目相等,它們產生的磁矩互相抵消,整個原子以至于整個物體對外沒有磁矩。若產生正、反磁矩的電子數(shù)目不等,則磁矩不能相互抵消,導致整個原子具有一定磁矩。物理學研究表明:任何微觀粒子都處于熱運動中,熱運動使各原子的磁矩方向不斷地、無規(guī)則地變化,因而各原子的磁矩互相抵消,如果沒有其他因素的影響,整個物體不顯示磁性。然而,相鄰兩個原子內電子的運動范圍在空間上發(fā)生重疊,存在一種交換作用,在強磁性材料中,這種交換作用比熱運動的影響大得多,電子磁矩的相互取向就取決于交換作用的性質。交換作用有正負兩核自旋磁矩行且同方向,顯示固有磁矩,即這些原子磁種:正的交換作用使電子的自旋磁矩互相平矩被整齊地排列起來,整個物體也就有了磁性;負交換作用使電子的自旋磁矩互相平行且互相抵消,不顯示磁性。
因此,根據(jù)磁性能的不同,可將材料劃分為以下5類
( 1)逆磁性材料。原子無磁矩,或者原子有磁矩、但原子組成的分子無磁矩。在外加磁場作用下,獲得與外磁場方向相反的弱磁性,其磁化率X < o且}均<10一5,包括惰性氣體、許多有機化合物、石墨以及若干金屬、非金屬等,大多數(shù)物質屬于這一類。
( 2)順磁性材料。當物質中不存在交換作用時,磁矩間相互混亂排列,且每一磁矩在熱運動作用下的空間取向不斷變化,為順磁性材料。在外磁場作用下,順磁性材料能呈現(xiàn)出十分微弱的磁性,且磁化強度的方向與外磁場方向相同,磁化率X > o,一般為10一“一10一5 。鋁、鎂、含水硫酸亞鐵等屬于這類材料。
. ( 3)反鐵磁材料。當交換作用為負時,若磁性電子的自旋磁矩互相平行且互相抵消,不顯示磁性,為反鐵磁材料。當外加磁場時,各原子磁矩勉強地轉向外磁場,由于它們的磁矩沒有完全被抵消,顯示出較弱的磁性。其磁化率義>o,一般為10一5一10一“,如鉻、錳等。
( 4)亞鐵磁材料。當交換作用為負時,若磁性電子的自旋磁矩不互相抵消,則顯示一定磁性,為亞鐵磁材料,電子技術中大量使用的軟磁鐵氧體就是亞鐵磁材料。與鐵磁性材料一樣,亞鐵磁材料很容易被磁化,其磁化率X 》 O 。
( 5)鐵磁性材料。當交換作用為正時,磁性磁矩平行排列,顯示很強的磁性,為鐵磁性材料,包括鐵、鎳、鉆及它們的合金,某些稀土元素的合金和化合物,鉻和錳的一些合金等。其特點是,在相當弱的磁場作用下也能磁化,其磁化率X 》 O,一般為10一,一1護。 X不但是磁場強度的函數(shù),還與磁化前樣品的磁狀態(tài)有關,表現(xiàn)為磁滯回線。另外,當溫度超過某一溫度時,磁性消失,轉變?yōu)轫槾判圆牧?。其中,逆磁性材料、順磁性材料和反鐵磁材料都是弱磁性材料,它們的磁性只有用精密儀器才能測出,稱為非磁性材料。亞鐵磁材料和鐵磁性材料具有很強的磁性,屬于強磁性材料,通常稱為鐵磁材料。